萬年歷
您所在的位置:
首頁
專題合集
朝鮮族

朝鮮族

2024/10/23

朝鮮族是中國具有代表性的少數民族之一。主要分布在吉林、黑龍江、遼寧東北三省,集中居住于圖們江、鴨綠江、牡丹江、松花江及遼河、渾河等流域。其中,吉林省朝鮮族人口為114.5萬人,黑龍江省為38.8萬人,遼寧省為24.1萬人。此外,還有14.8萬多朝鮮族散雜居于北京、山東、內蒙古、河北、天津等地。朝鮮族有本民族的語言和文字。朝鮮語歸屬尚無有定論,一般認為屬阿爾泰語系。我國朝鮮族現(xiàn)在使用的語言文字稱為朝鮮語和朝鮮文。

朝鮮族以能歌善舞而著稱于世。男子喜歡摔跤、踢足球,女子喜歡壓跳板和蕩秋千。朝鮮舞蹈包括長鼓舞、刀舞、扇舞、巫舞等。

朝鮮族風俗

1、服飾風俗:朝鮮族喜穿素白衣服,一般為短衣長褲。男子上衣斜襟無扣,用布條打結外加坎肩,下衣褲襠肥大,褲腳系帶。婦女短衣斜襟無鈕扣,以彩帶為結,長裙分纏裙、筒裙。老年婦女多穿白色長裙,中年婦女多穿纏裙,長及腳跟。年輕婦女的裙幅多為色彩鮮艷的綢緞。

2、飲食風俗:朝鮮族以為米飯為主,湯每餐必備,尤其愛喝大醬湯。朝鮮族特色食物有辣白菜、冷面、狗肉等。朝鮮族飲具器皿別具風格,一般一灶兩鍋,其鍋邦深底闊,特別鐵蓋,便于燜飯,但炒菜不便。一般是一鍋飯、一鍋湯。桌中間一盆飯,一人一匙,并備有涼水。

3、居住風俗:多居馬尾式住宅,建于近水源方便之處。房屋以木搭架,用拉哈辮抹泥為墻,屋頂四面坡,用稻草覆蓋。每房有四扇或五扇門,室內通屋為炕,進屋脫鞋,盤腿而坐。農村在房屋東端室內養(yǎng)一頭大黃牛,院內放牛車及搗米用的杵臼。

4、喪葬風俗:先將尸體頭向西抬到七星板上,放在屋里擺上供品,這時要趕制壽衣。家人與近親穿好喪服,男子戴麻制喪帽,女戴麻制喪圈。靈柩放三天、五天、七天、九天不等。吊喪者向遺體三叩首,同時帶去禮物。出殯前給死者擦身換衣,并把尸體用麻布捆三處入棺。下葬時家屬抬著死者的靈柩,放在挖好的墓穴里掩埋,直系親屬對死者要連祭三年。

5、禮儀風俗:朝鮮族禮節(jié)很嚴。晚輩對長輩說話必須用敬語;平輩之間初次見面也要用敬語;與長者同路時,年輕者必須走在長者后面;路遇認識的長者,要問安讓路;就餐時給老人擺單人桌,父子不同席,兒媳恭順地侍候,待老人吃完,全家才能就餐;晚輩不能在長輩面前喝酒,席間若無法回避時,年輕人應舉杯背席而飲;年輕人不能在老人面前吸煙,不能借火,更不能和老人對火。

朝鮮族歷史

中國朝鮮族的先民,多是l9世紀70年代自朝鮮半島遷入我國東北地區(qū)定居,有一部分在明末清初即已定居在東北境內,如遼寧省蓋縣林家溝村姓樸的朝鮮族,在當地定居已有300多年的歷史。到1931年以后,在日本帝國主義殖民統(tǒng)治和強迫同化政策下,大批朝鮮人移入中國東北各地,他們在我國東北地區(qū)定居下來后,逐漸發(fā)展成為當代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。朝鮮族以擅長在寒冷的北方種植水稻著稱,生產的大米潔白、油性大,營養(yǎng)豐富,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被稱譽為“北方水稻之鄉(xiāng)”。長白山林區(qū)的特產人參、貂皮、鹿茸角,被譽為“東北三寶”。敬老愛幼是朝鮮族人的美德。

熱門標簽:
立春
清明
春分
本命佛
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
十二生肖
十二星座

朝鮮族最新文章